2011年2月22日 星期二

中華杜邦光罩始末

HC,

杜邦光罩的前身是一家加州的Tau科技公司

創辦人中也有華裔的股東

杜邦公司購併後成為電子事業的一個部門

杜邦陸續擴充光罩部門

後來分出獨立成為杜邦子公司

是那斯達克上市科技公司之ㄧ

股價比母公司還好



杜邦光罩打算在台灣設立分公司

就派遣原Tau的員工羅泰瑞(Terry Russell)到杜邦的台北公司

來來去去先行規劃工作了一年以上

(老兄可能就是這時幫了羅泰瑞的忙)



計畫案經聯電杜邦光罩簽約成熟之後

羅泰瑞就首先雇用了杜邦台北公司的符先生擔任財務主管

接著符先生通知當時在台灣康旭擔任行政及工安主管的我

問我有沒有興趣擔任杜邦光罩的行政及工安主管



於是羅泰瑞就約了我和韓國兼亞洲區的人資主管

在台北某飯店聚餐面談

三個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

我說在杜邦中壢廠一個地方上班二十年了

我已經跟康旭總經理說我想休息一下想去進修

羅泰瑞馬上答應我要公費補助我進修碩士學位

(後來果然公費讓我去密西根兩次讀完了MBA課程)

三個人高興得把一瓶金門高粱下肚後

我連光罩廠在哪裡長得怎樣都沒看過

就答應到杜邦光罩去幫忙而且至少四年

我於是從1998年11月就開始陸續參與籌備工作



中華杜邦光罩決定1999年1月1日

正式在聯電大樓開始上班

我在1998年底就開始參與籌辦工作

但是康旭總經理還不肯放人

我只好利用休假(二十年資的休假日不少)

有三個多月是兩邊同時上班



杜邦光罩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商務光罩公司

我在職的四年間

中華杜邦光罩曾在天下雜誌百大企業排名中

是股東權益冠軍 最會賺錢的公司 生產力也都是名列前茅

我們把台積電的前光罩主管也挖來加入重用



光罩是半導體的模具

是高科技的最前沿

技術升級集資金壓力都特別大

台積內製 聯電外包 其實應該內外製都要有最好

跟連接器模具內外製都要有一樣

原來計劃三至五年在台灣股票上市

但是杜邦光罩美國總公司遲遲不願上市

我在廣義杜邦工作二十五年後離開光罩

轉任應材AKT, 後五年

全球杜邦光罩賣給了日本凸版

員工股票全部收購回去

無塵室也從聯電三廠搬到楊梅去了



我一到科學園區報到後

大家一聽到杜邦安全專家到了

馬上就拱我為環安衛委員及聯誼會會長

在我任內陸續辦了不少研討會建立網站

我的開工檢查全部檔案後來成為聯電各廠

及園區各公司的的標準版

其中直得一提的是

園區的環安活動向來是閉關自守

我率先殺到金山寺與當地人直接溝通

開創園區與社區交流的先例

以後各園區都一直傳承到今



聯電召集全球各地的主管開會時

特別請我專題演講環安

我的講題是The Best EHS System

聯電也邀請我參加他們的各種活動

曹總宣總劉總等聯電高階主管

對羅泰瑞總經理和我們也很照顧

許多聯電主管成為好友

有的現在也住在附近



我一到聯電大樓檢查就說聯電大樓是危險大樓

聯電後來照我建議安全門做了改善

(台北杜邦也是被我說的搬家到宏國大樓)

後來我到旺宏台積電我也一樣批評



你知道當初杜邦在做連接器時中壢廠是世界第一大廠

想想看當時杜邦一百台平面磨床場面多麼浩大

所有的大電腦公司都是用杜邦的純金連接器

甚至太空船都是用我們做的連接器

當時鴻海郭台銘還在杜邦門外團團轉拉不到生意

他的連接器再便宜都沒人要用他的連接器



突然之間個人電腦興起了

個人電腦比的就是便宜

我們杜邦那年11月才買了幾十台射出機

招募了100多名作業員

不到一個月這些人又馬上裁掉

從此一厥不振

大電腦時代結束了

鴻海又乘機大挖杜邦人才

最後杜邦只好廉價賣掉全球連接器部門

而鴻海變成台灣最大企業



如你所說的

故事還有很多細節

說來話長了

再聊

人盡其才

全人類都在致力於達到人盡其才的目標。
The human as a whole is striving to the full potential for everyone.

20110212(海洋國樂社新春聚餐).wmv

2011年2月20日 星期日

要查看古代經典這是非常方便的網站

要查看古代經典這是非常方便的網站


http://www.facebook.com/pages/Chinese-Text-Project/112118272147647?v=info#!/pages/Chinese-Text-Project/112118272147647?v=info

華人戴明學院 雅集座談會 中國經驗談

華人戴明學院 雅集座談會


主題:中國經驗談

時間:2011年1月8日星期六10:00~12:00

地點: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88號2樓 (華人戴明學院)

參加人員:鍾、陳、林、蘇、熊、黃、劉、周、張。

記錄:

張記錄



0. 會前贊聯(蘇):結德言而為佩,援雅範以為綏。



1. 開場白(鍾):本讀書會成立十多年,本為不定期推介各人之著作,後因故停頓,現恢復舉辦,改為每月第二周六定期舉行。本日無特定書籍推介,請發表個人的中國經驗。



2. 上次議題(陳):說明購買發燒友真空管音響及郵購貝多芬、海頓等全套CD的經驗,訂2月26日會後至陳府參觀。



3. 杜邦經驗(鍾):1978留英,1985加入杜邦連接器部門規模甚大。(張):杜邦當時有全球最大連接器之模具部門。(鍾):杜邦首創Greater China概念,九零年代他擔任首任杜邦大中國市場開發部經理,目標為五年後之市場計劃,曾至四川省綿陽市參觀勞力密集電子業;當時建議以通信為市場開發目標,因為中國每百人只有0.8具電話。1991德國西門子在北京已有1000人,日本人則多在上海,大連。有人說1992發展重點在深圳,現在成都,甚至武漢等等。(蘇):的確,30年前深圳,20年前上海,10年前天津,現在重慶。市場開發有機運因素,工研院當初派員去RCA學C-MOS是誤打誤撞成功的。(張):工研院內仍保有當初開發之檔案及相片展覽,可去參觀。(鍾): 98~99期間與鴻海及郭董接觸多,雖知道大量內線資訊,但堅守商業道德未購股致富。1995離杜邦自行開業。(蘇):在宏碁亦有類似經驗。



4. 寶成經驗(鍾):2002參與寶成Nike經驗,到南昌,昆山,深圳等地。蔡家設廠於印尼為第一大台商,並設廠於越南。他們發現用英文管理的成本比中文多一倍,故中高級均用台籍幹部。



5. 宗教經驗(蘇):各地寺廟生意興隆,但看到昆山亭林公園內曬內衣於廟前,上海靜安寺招人廣告,薪3000~7000上下班制等等,卻少人研究廣論等佛經。 (熊):在天津參加天主教望彌撒,可從人數早早爆滿看出宗教場所缺乏之狀,領聖體時神父只好困在前方欄杆內發放。(張):中壢廠同事女兒在湖北省擔任一貫道全職義工,上海老同事積極參與慈濟各地義工。(鍾):少林寺在苗栗設分院。



6. 探親經驗(林):10歲福州來台,曾經歷228事件,家屬均為黑五類,弟弟下放16年無法升學,開放後尚用馬桶。(張):1992杭州街上馬桶大排長龍但現早已找不到。(林):現在改變很大,弟弟後來考入大學後從事財務工作,現在以有三套房一車,比他有錢,已不再需要他資助。林覺民、嚴復等處均已改建為觀光街。



7. 服務經驗(林):初至蘇州住旅館,服務生代洗內衣,打字均不收小費,後於拙政園附近購屋,現租給日人。(蘇):與洋人至上海豫園綠波廊用餐,遺忘手提箱,四小時後雖已打烊服務生仍歸還且拒收錢。(張):同事轉告在蘇州去唱KaraOK被敲榨,雖報告公安協助,但仍被迫刷卡人民幣六千元以上。



8. 各地差異(鍾):上海IBM友人告知,交待工作給北大畢業生就很好,上海畢業生就要打折扣。(林):至普陀山重灌筆電軟體,遇初中生激烈仇日。(蘇):1992與蘋果電腦高階主管到深圳、上海,司機頻闖紅燈。(張):在北京郊外及湖北均有在高速公路逆向行車經驗,而且熟人免付過路費。



9. 大陸及台灣研究(鍾):蔡有毛思想之研究甚佳。(陳):否,除其美國會圖書館友人之資訊尚可外,其餘不佳。即現中情局資料解密,但因語文及不了解中共思維之障礙,其正確性只有三成。我國關中心亦有類似研究。早期傳教士有China News Analysis甚佳,後神父有批資料送至輔仁大學,我代其爭取經費數位化。(熊):台灣舊有法律研究弱,周因為不了解而帶警察鏟除高沙義勇隊紀念公園。(陳):日人有觀察員,對台灣早有舊慣調查,研究清國行政法,因而了解台灣,利用土地分割辦法,將原有數萬個“祭祀公業”瓦解只剩數千個,瓦解了抗日的財源及勢力。(蘇):日治時代出版很多日台台日字典,而國民政府治台一甲子,但尚少台語字典可見一斑。



10. 地鐵經驗(蘇):上海地鐵可飲食仍乾淨較好。(張):1992到北京地鐵剛完成第一條環線,而且極少人乘坐,現在地鐵總長超過一千公里而且班班客滿。(熊):展示北京現有極為複雜的路線圖。



11. 購物經驗(陳):1990+與若水堂老板至蘇州玄妙觀附近購得200元風景奇石,遇雨退色請陪同台辦幹部全權處理退回不回收錢算了。至新疆買和田玉石,軍區幹部告知從二成殺價不得超過四成,後至敦煌買玉果然有效。(蘇):至南京秦淮河買名牌領帶殺價後3條20元,馬上另有小販10條可賣20元。(熊) (黃):解放軍賣菜刀價錢尚好,但各地連鎖的茶博士賣茶磚400元市價僅40元。買過3支iPhone每支1000元。(張):黃山導遊代買每支600元。(陳):另在美國會山莊旁買LV大包100美元。(鍾):在歐洲使用仿冒品可能觸法。美outlet有廉價正牌品。



12. 變化劇烈(周):1989大畢,95留日京都大學七年,跟歐洲講座教授研究中國經濟,95,97,99曾三次到蘇州、無錫、常州研究,但發現中國變化太快,研究跟不上變化,此外對台灣經濟學研究有不同觀點。現專研日文。(鍾):中國將三十年改變壓縮在三至五年完成。(張):馬桶、小房子、如今東區早年皆為農地、牛車在鬧市(中山北路)行走等等,台灣早期都有類似發展經驗,但大陸短時間變化的確很驚人。

免費電腦掃毒防毒程式

漢清兄




網路上有很多免費

電腦掃毒防毒程式

請蒐集一些殺殺毒

先介紹一個給你

avast!

上網查即可免費下載使用

父債子不必還

好消息 新法已通過 父債子不必還 而且可以追溯既往(有限制條件 請上網查) 徵信本來就是債主的工作 一人做事一人當 債權保證人和連坐法等等 都是落後國家的惡法 早該廢止